您的位置: 首頁 > 國投十年
人才強企篇 | 開發人才 投資未來 堅定走好國投特色新時代人才強企之路
發布時間: 2022-09-20


這是國投緊跟時代、加速奔跑、奮勇向前的十年,也是國投廣大人才擔當使命、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的十年,更是人才工作破局開路、創新發展、積厚成勢的十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投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堅定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人才工作與企業改革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一支規模合理、素質優良、作用突出的人才隊伍正在加速集結,努力為國投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壯大。“十三五”以來,緊隨業務優化和轉型發展,集團人才資源總量逐年增長,從2016年的34,516人增長到2021年的52,764人,初步形成了覆蓋基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及服務業等各行業、寬領域、多專業的人才隊伍。

人才隊伍素質大幅提升。本科及以上學曆員工占比從2012年的16.1%,提升到2021年的55.6%,人才隊伍學曆水平顯著提高。高級職稱員工占比從2012年的2.3%,提升到2021年的13.1%,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人才整體結構更趨優化。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占比,從2012年的12.3%、17.2%、70.5%,逐步優化為2021年的34.7%、28.8%、36.5%,三支人才隊伍數量、結構更加均衡。35歲及以下員工占比,從2012年的49%,提高到2021年的54%,人才隊伍年齡更趨年輕化。

人才創新成績愈發亮眼。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數量逐年增長,在科技創新、技術攻關、管理提升等方麵發揮著強有力的引領帶動作用,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水環境集團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實現集團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電子工程院陳彬磊、秦學禮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國投小三峽楊占財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成為集團自主培養的首位國家級技能人才……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縱觀十年發展之路,重視人才、重視創新,始終是國投改革發展的一張鮮亮標簽。每一次轉型跨越、每一步加速發展,都離不開人才資源的堅實支撐和人才效能的充分釋放。從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到係統謀劃人才發展藍圖;從不唯地域廣納賢才,到精心培育良將良才;從深化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到大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站在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新的曆史起點,國投正在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造、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一幅“千裏馬”競相奔騰、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的畫卷徐徐鋪展。


黨管人才,釋放重才愛才“強信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十年來,國投始終把加強黨的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作為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持續釋放黨愛人才、黨興人才、黨聚人才的強烈信號。

2021年11月18日,國投首次人才工作會議召開

國投黨組高度重視、舉旗定向、謀篇布局。2021年11月18日,國投首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中央人才會議精神,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落地生效。 “麵向未來,建設世界一流資本投資公司,我們對人才的渴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麽急迫,人才對改革發展的支撐作用,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凸顯”。這次會議上,國投黨組係統提出4個方麵、10項人才工作關鍵舉措,吹響了國投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集結號”。

持續完善黨管人才領導體製。2018年7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召開後,國投黨組首次成立“幹部隊伍建設規劃領導小組”,統籌領導集團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2022年1月,國投黨組進一步落實黨管人才原則,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圍繞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四管”職責,切實抓好戰略規劃、政策研究、宏觀指導、協調服務,確保黨中央關於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著力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國投黨組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組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廣大人才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決捍衛“兩個確立”。貫徹落實黨組聯係服務專家工作要求,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用心用情將各類人才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頂層設計,構築人才工作“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投人才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目標任務瞄準戰略需求來確立,政策措施圍繞戰略實施來製定,確保公司重大戰略部署到哪裏,人才工作就跟進到哪裏、服務到哪裏。

出台國投“十四五”人力資源工作規劃(2021—2025年)

精準擘畫人才發展藍圖。出台《國投人才戰略與規劃(2011—2020年)》,從人才強企戰略目標、人才工作體係、八類人才發展規劃、四項重點人才工作等方麵作出部署。麵向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後,出台《國投“十四五”人力資源工作規劃(2021—2025年)》,明確兩大核心任務、健全五個機製、建強六支人才隊伍、補齊四類人才短板、實施四大人才工程等71項具體舉措,精準製定人才工作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人才工作融入中心、服務戰略更加有力有效。

加速健全人才工作製度體係。持續推動人才政策、關鍵製度向中心發力、為大局助力,2018年,出台《關於全麵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決定》,首次對國投幹部人才工作做出係統性安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後,啟動實施“引才聚才專項行動”,製定《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15個方麵、52條具體舉措,人才工作目標導向更加鮮明、措施覆蓋更加全麵。持續健全製度體係,從高層次人才引進到人才培訓培養,從專業人才庫建設到人才評價評審,從員工薪酬到中長期激勵……人才工作製度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逐步構建起以《規劃》為統領、以《意見》為抓手,覆蓋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工作的“1+1+N”製度體係。

麵向新時代,人才政策必須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這幾年集團人才工作的製度,以及體係化、係統化的人才隊伍建設,不管是從觀念上還是在時效上,都有著非常積極的轉變和成效”。電子工程院總經理夏連鯤說。



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大平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投依托多元產業平台優勢,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招才引智工作,加快集聚各類優秀人才來國投幹事創業。

“引進一個人才帶動一個產業”。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國投瞄準生物能源領域,於2017年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嶽國君,組建國投生物公司,加速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經過幾年努力,國投生物已建成190萬噸產能的示範生產線,成為國內最大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企業,成功入選國資委“雙百企業”,在助力疫情防控、促進生態環保、服務東北振興等方麵作出了獨特貢獻。“嶽國君院士加入國投以來,在集團的支持下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培養點,吸引了一批在生物材料、生物化工領域有潛力的人才到國投工作,發揮了以產業集聚人才的積極作用。”國投生物副總經理鄒前雲說。

著眼急需緊缺引進高層次人才。當今世界,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能掌握關鍵人才、核心技術,就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動、形成優勢。國投聚焦“高精尖缺”,按照上級有關部署,推動電子工程院、西安鑫垚、美亞柏科等一批科技型企業,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在高端芯片、先進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助力關鍵核心技術集智攻關。“集團層麵也給了我們很大幫助,突破一些製度的限製,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采取特事特辦、一事一議的辦法幫助我們引進特殊人才。”電子工程院首席技術官楊光明說。

以市場化選聘拓寬引才視野渠道。多年來,國投堅持敞開大門招四方之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積極探索將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和市場化選聘有機結合,一批優秀人才進入到國投這個大家庭。2016年以來,國投電力、國投高新、電子工程院、中投保、國投羅鉀、國投聚力、國投租賃等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先後選聘了20多名職業經理人,形成了良好的內外部示範效應。“國投高新從709名入選人裏麵選出了5名職業經理人作為管理層,在國投內部和外部都是一個震撼,內部很多人沒想到我們用這樣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了公開競聘,外部也沒有想到我們的力度這麽大。”國投高新副總經理尹誌鋒說。

“人才來得了,還要工作有奔頭、生活有保障”。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努力為人才提供住房、醫療、落戶等全方位的服務保障。不少企業為科研骨幹提供青年公寓,有的企業還向所在地政府申請人才公寓、公租房、人才購房補貼等優惠政策,讓人才住有所居、住有優居。針對進京落戶等“老大難”問題,國投想方設法、開拓渠道,通過應屆生落戶、留學生落戶、京外調幹、積分落戶、辦理居住證等方式,盡全力為人才解決後顧之憂,人才的融入感和歸屬感顯著提升,幹事創業勁頭更足了。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這些年來,在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國投“近者悅、遠者來”的引才用才格局進一步形成。


精心培育,鋪就人才成長“快車道”

國投的發展,呼喚人才也造就人才;國投的事業,需要人才也培育人才。十年來,國投堅持分類培養、整體推進,加快培養更多適應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各類人才。

教育培訓體係更加健全。製定《國投幹部人才教育培訓規劃(2018—2022)》,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教育培訓最突出位置,統籌加強專業化能力和知識類培訓。建強培訓製度體係,製定組織調訓、培訓經費、內訓師管理、學員管理、個人培訓管理等係列製度。築牢培訓保障體係,建好用活網絡學習平台,推進內部教材師資建設,足額保障各類培訓經費,十年來,國投平均每年執行培訓費約2716萬元,執行職工教育經費約2192萬元……教育培訓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更加突顯。

組織開展國投黨校青幹班

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提質加速。以高中級管理人員為重點,針對短板弱項開展精準化、定製化培訓,引導幹部人才有效提升政治能力、強化專業本領。全速推進年輕幹部人才培訓,舉辦4期國投黨校青幹班、1期“青馬工程”培訓班,近300名優秀人才在係統性培訓中快速成長。把火熱實踐作為人才培養的最好課堂,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選派7名博士服務團成員到西部地區服務,組織39人奔赴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服務,選派44人在總部、子公司、投資企業雙向掛職鍛煉……更多幹部人才在基層一線的曆練中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幹。

專業技術、專業管理人才培養提效賦能。首次開展科技帶頭人遴選工作,形成首席科學家、首席專家、特級專家、青年拔尖人才4個層級的“雁陣格局”,向用人主體授權、為科技人才鬆綁、完善激勵約束機製,讓科技創新人才成長更有盼頭、更有奔頭。把人才庫作為識別人才、精準培訓的重要抓手,2014年以來,從財務百人工程後備人才到法律骨幹人才培訓,從國際化人才庫到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庫……一批批專業管理人才在梯次培養中成長成才。“當時我們那批一共兩百多人參加了財務百人工程,對於提升大家的專業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戰略視野,都有很強的幫助。”財務部副主任李占爽說。

高技能人才培養碩果累累。十年來,國投高技能人才占比,從2012年的8%提升到2021年的13%,這既是國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結果,也是一大批工匠能手無私奉獻、傳承技藝結出的碩果。全國技術能手、國投小三峽公司的楊占財於2017年3月成立了“展才工匠工作室”,他秉承精益求精、持續專注、主動創新的工匠精神,以工作室促進技能交流學習,有效提升運行人員的職業技能。師帶徒、傳幫帶、拜師學藝……這些有效方式,讓技藝代際傳遞、匠心傳承凝聚。“在我帶出的眾多徒弟中,有的已經走上公司的中層管理崗位,有的已經成為維修設備的技術骨幹。”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投洋浦港的羅健自豪地說。十年來,一個個成長於產線、紮根於產線的高技能人才,用“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益求精,詮釋著技能強企的價值追求,築起了國投高質量發展的牢固根基。


深化改革,激活人才創新“原動力”

體製順、機製活,則人才聚、事業興。十年來,國投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推動人才管理授權放權、暢通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製改革、積極探索人才激勵機製改革……一項項改革舉措環環相扣,讓國投人才“紅利”持續釋放。

健全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製。以科技創新人才為重點,加強激勵約束、授權賦能,探索科技項目契約化管理,將科研項目經費與項目成果緊密掛鉤。推廣實施“揭榜掛帥”“賽馬”機製,聚焦重點發展方向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用好科技專項資金,為人才提供綜合支持。“在科技攻關和課題研究中,公司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化,主動為青年科研人員搭建平台,引入項目資金和智力資源提供指導,進一步鍛煉了我們的科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雅礱江水電的嶽攀說。

參加專業崗位評審

“多通道”機製拓寬人才發展空間。2018年11月,在公司總部實施人力資源體製機製改革,對崗位職級體係進行優化,首次搭建管理、專業、支持“多通道”崗位體係。堅持實幹實績標準,近年來,已有65人通過評審,實現高層次專業崗位晉升,有效暢通了人才職業發展空間。“雙通道就是管理崗位和專業崗位並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專業能力有了很好的發揮空間,能夠看到自己工作產生的價值。”國投黨群工作部的黃荷說。

開展職稱評審,發揮對人才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更好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2018年,經人社部批準,國投成為第4家可同時開展工程、經濟、會計係列正高級職稱評審的中央企業,人才評價工作邁上新台階。修訂完善職稱評審辦法,持續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係,堅持不唯學曆、資曆、論文,開設職稱評審直通車,打通高技能人才評審渠道……讓更多有真才實學、業績貢獻的人才“幹得好”就能“評得上”。近十年來,國投共有3000多人次通過認定或評審獲得職稱。

激勵機製改革激發人才微觀活力。從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入手,加大內部分配向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傾斜力度;實施科技創新專項激勵,2015年至今已評選46個科技成果獎項目、發放獎金408萬元;在330家所屬企業廣泛推行任期製契約化管理,激發各級經營管理人才內生動力;靈活開展中長期激勵,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超額利潤分享等“工具箱”正在逐步推廣運用……“2019年公司為了上市,在引入戰投的同時開展了股權激勵,有了股權之後,員工相當於是企業的主人,也激勵著我們更加努力去工作、去創新,去挑戰一個又一個新技術和新產品。”同益中公司的葛兆剛說。多年來,靈活多樣、務實管用的激勵措施,讓廣大人才更有歸屬感、獲得感,也讓人才創新智慧競相湧動、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事業方興。十年來,國投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的創造力、競爭力,書寫了人才強企、改革創新的鮮亮答卷。邁向新征程,國投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好國投特色人才強企之路,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資本投資公司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版權所有:足球比赛押注平台推荐集團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22     京ICP備2021000692號-1